1000_165px;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委员风采 > 委员介绍

970_105px;

当好委员 做好医生

发表时间:2023-2-6

当好委员    做好医生

——访市政协委员李小姣


 

她是医生,是心理咨询师,是市政协委员,是作家,是九三学社社员,是志愿者。

在诸多身份里,李小姣最珍视的两个,是医生和政协委员。

李小姣连任市第八届、第九届和第十届政协委员。作为一名“老委员”,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谈的更多的是想法和具体的工作。

在担任第八届、第九届政协委员期间,作为医生的她工作是繁忙的,但是她还是在安排好工作的同时,积极参加市政协的培训、学习和调研,参加行风评议,认真发挥政协委员的政治协商、民主监督、参政议政作用。充分利用提案的形式进行参政议政,提案涉及城建环保、法制交通、医疗卫生和社会公益等方方面面,其中许多提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,比如《关于规范市民养狗的提案》《关于治理整顿保健品市场的提案》。有些提案很有前瞻性,比如她在2013年提出的《关于在繁华地段新建公共停车场、在住宅区划定停车位的提案》,在2015年提的《关于大力推广公众进餐使用公筷的建议》,建议集体就餐时餐桌的每盘菜品上搁置公筷,在餐馆、酒店张贴“使用公筷”的温馨提示。2020年参与的集体提案《关于清理市区内废旧物资交易点的提案》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。她所提提案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,大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、难点问题,都得到了办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切实落实。

与前两届不同的是她本届委员的界别是医疗卫生界别。“尽管已经当了两届政协委员了,可以说是老委员了,但是换了界别,关注点就有侧重。”李小娇说,在本届履职中,她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,珍惜委员身份和荣誉,立足本职工作,更多地从医疗卫生行业角度出发,积极建言献策,担当委员的责任和使命。

在政协嘉峪关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,她结合本职工作提了两个提案,一个是《关于加快建设我市传染病医院的提案》,另一个是《关于促进公立医院医养结合工作开展的提案》。

李小姣是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,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,干过20年的传染病防治工作,组建了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和血液病、风湿免疫病、老年病专业,积极推动学科建设,填补了医院新专业空白。她曾在甘肃省和政县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程1年,2009年甘肃省卫省厅授予她优秀队员;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,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、养老院、居民家里进行义诊,2011年被评为嘉峪关市优秀志愿者;她以良好的医德和全面的医术,赢得患者和同事认可,2018年甘肃省卫健委授予她优秀医师称号。2020年,新冠疫情爆发,她主动请缨,负责医院的发热门诊,2个月没回家;2021年10月,嘉峪关市发生新冠病例,她再次请缨,负责传染病院工作,闭环工作40天。

2021年10月中旬因西北游引发嘉峪关市发生疫情。医院清空了原有的住院病人,暂停门诊,成为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。21日早晨她正在学术厅参加院感培训,业务副院长打电话让她即刻穿着白大褂上传染病医院留观病区。进了传染病区的医生办公室,她才发现气氛不对。一会检验科的主任来了,说检测出了阳性,正在复检。大家都在等结果。复检结果出来了,嘉峪关市出现了第一个确诊病例。李小姣主动请缨负责传染病院区的诊疗救治工作,毫无怨言地进入了闭环工作状态。

李小姣经历过非典、甲流疫情的考验,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,在发热门诊工作2月余。她从2020年1月26日起先后加入新冠排查病例讨论会诊工作、线上问诊平台工作、社区解除隔离工作、负责发热门诊工作。两个多月来,基本上是吃住在医院,24小时值班,工作随叫随到。受理线上问诊300多人次,参与解除社区隔离人员902人次,参加新冠排查病例讨论会诊30余次。负责发热门诊工作期间规范接诊流程、指导医生规范诊疗,严格把关,及时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,解决疑难问题,确保不遗漏,不误诊,保障防护、防控、救治措施到位。协调处理各类疑难病患400余例。为了做好疫情防控,她身兼数职,要奔赴社区,要参加院内新冠肺炎排查病例讨论、会诊,还要抽空处理科里的病人。一次她上午去社区解除隔离人员,回到医院已是中午12点半,盒饭已经凉透了,刚吃了几口,就去参加下午1点半的病例讨论,六点钟结束讨论。刚回到家,端起饭碗,医院通知晚上7点半开会,会开到9点,再参加病例讨论,凌晨1点回家,五点钟接到电话,要赶5点半到医院讨论病例。她迅速穿好衣服赶到楼下,空空的大街上,寒气逼人,令她着急的是一辆出租车都没有,她连跑带走半个小时赶到了医院。在负责发热门诊工作的日子里,她的电话基本上很少有间歇。为一个病人的诊治、安置往往要打七八个电话。能吃个安稳饭、睡个安稳觉对她来说都是奢望。

2020年相比,我们对新冠疫情的防控有了更成熟的技术和方案。作为医务人员的李小姣,虽然离开感染科已经10年了,但每次疫情她都冲锋在前。经受过历次疫情的考验的她,更加淡定,更加稳妥,医院同意她负责传染病医院的工作,也是看在她有丰富的传染病诊治、防控经验。在传染病医院工作的40天里,从她手里确诊了两例新冠肺炎患者,留观了14例接触者,没有发生一例院感事件。她进病区查房,严格医护人员的培训,确保每一项信息的准确及时上报,没有休息过。

李小姣不仅仅是一位资深的副主任医师,拥有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,在隔离病区,她发挥自身优势,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健康,将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化解于萌芽状态。她还是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,在工作之余,她创作了《敬佑生命》《我们不流泪》《不怕 不怕》《白色的背影》等作品,宣传正能量、鼓舞士气、激励大家,一起抗疫。

医者,仁术。药王孙思邈在《大医精诚》里说:“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,誓愿普救含灵之苦。亦不得瞻前顾后,自虑吉凶,护惜身命。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,深心凄怆。勿避险巇、昼夜、寒暑、饥渴、疲劳,一心赴救,无作功夫形迹之心。如此可为苍生大医,反此则是含灵巨贼。”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,李小姣医生就是这样做的。刚上班的她曾经半夜在病房给一个外地腹泻患者熬稀饭喝,患者出院后给她寄来一份长长的手写感谢信。中西医结合科刚成立时,她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,为了一个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,她在病房守护了5天5夜,直到患者转危为安。她清正廉洁,以身作则,医治患者无数,没有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。她好学上进,她学传染病、风湿病、血液病、中医,医术全面,言传身教,帮助年轻医生成长,在嘉峪关市医学会多个专业委员会担任学术职务。近年来,她致力于推动医养结合工作,进修老年病、参加医养结合培训、定期到养老院为老年人做健康评估。她是忙碌的,时时处处都在发挥着自己的特长,做着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。

“当好委员,做好医生是我的人生坐标!”李小姣说。


上篇:

下篇: